打造农村“气象卫士”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
村头的大屏幕随时预报低温、高温气候,预警雨雪、风暴灾害;打开手机,还能查询区域天气实况……在莆田、龙岩等地农村,这是已经走进农民日常生活的信息化气象服务。据悉,由中国移动福建公司与气象部门合作,借助物联网和无线传输等技术打造的气象预警信息平台,有效解决了农村气象信息传递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圩场边<气象预警让人随时知晓风雨冷暖
盛夏时节,气候变化不定,而在莆田市许多乡镇的广场和圩角,一个“气象卫士”却在“兢兢业业”地时刻向村民传达最新的天气情况。据悉,从2011年以来,这种气象预警屏出现在不少莆田乡镇的公共场所里,为村民提供天气预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受到大家的普遍欢迎。
“天气晴雨不定,每天下田工作时,我都要看一看屏幕上显示的天气预报。不管天气怎样变化,也为一天的工作在心里打了个底。”居住在涵江区国欢镇的陈老伯指着镇口安装的气象预警电子屏说。
据了解,这些气象预警电子屏由省气象部门与中国移动福建公司联合开发,通过中国移动的无线传输网络,无线LED电子显示屏能实时接收并显示来自中央气象台、福建省专业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同时对于灾害性天气还能及时给出预警,让村民们交口称赞。现在,当地民众在日常出门时,不仅能便捷地获取天气资讯及灾害性天气预警,当有特殊状况时,还能第一时间知悉各级政府及时发布的相关紧急公益信息。
>惠民生<打造农村公共信息发布平台
>惠民生<打造农村公共信息发布平台
借助气象预警信息平台,福建省气象部门显著提高了气象信息在农村的传播能力,使得气象服务步入“无线时代”。
当遭遇强冷空气来袭、强降雨、雷电和高温等恶劣天气时,气象预警屏可在3-5分钟内,将最新信息准确显示,并针对不同区域的天气变化实现针对性预警提示。在莆田、龙岩等地,气象预警屏正逐级向乡镇、建制村、自然村延伸,尽可能在第一时间把准确实用的气象信息告知广大农民,在真正解决气象信息传输“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同时,推动气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其实,气象预警屏在发布气象预警的同时,也可适用于农业科技、农情信息、突发性应急等公共信息的发布。“气象预警屏的设立不仅提高了灾害应急工作的执行效率,同时它也是村级政务信息、农情信息的发布平台,是有效利民的服务举措。”莆田市国欢镇政府办的相关人士说道。
下一阶段,中国移动福建公司将进一步与气象部门合作,全面开展气象灾害预警服务,并大力配合建设气象信息服务网系统。届时,政府相关部门还可通过气象信息服务网传播气象科普知识、气象预警信息、农业农情信息等,使各类农村信息“进村街、上渔排、到田头”,覆盖到各个边远地区的偏僻农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