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农业信息

让蝴蝶兰“忘”了季节

日期:2014-07-23 21:34:56 字体大小:

钜宝生物公司员工正在包装种苗,准备外送国内外花卉市场。

    7月17日,位于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内的钜宝生物公司花卉基地依然一片繁忙,员工们正在包装种苗和部分成品花,准备外送国内外花卉市场。公司董事长黄瑞宝一边安排员工包装、搬运,一边高兴地告诉我们,公司蝴蝶兰销售渐渐“回暖”,销售方式不再单纯看准冬季的节假日,而是开始从季节性销售逐渐转为常年销售。

 据悉,随着国内蝴蝶兰产业的发展,行业标准逐渐规范,生产也已趋于标准化。现在组培、养苗、催花、批发、零售都已基本分工细化,各个阶段都做得更精、更强。从长远来看,标准化、分工细化是整个产业进步的象征,将对今后产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经过一年多的调整,漳浦众多蝴蝶兰企业着重从研发新品种、提高种苗质量,以及改变销售策略等方面下手,企业发展开始走出的“寒冬”。

 出货淡季却备受客商追捧种源不足是当前困扰

 走进钜宝公司的蝴蝶兰展示大厅,各式各样不同颜色,巧思搭配的盆栽,让人仿佛置身于万千蝴蝶翩翩起舞的大自然之中,给人以沁人心脾的凉爽。其中,黑玫瑰、金桔甜心和黄金树等一系列新品种蝴蝶兰整齐排列着,吸引着一批批前来洽谈的客商。工作人员告诉我们,目前全国大多数地区进入了蝴蝶兰出货淡季,而他们的蝴蝶兰花开得正鲜艳,成了国内外众多客商追捧的“抢手货”。

 黄瑞宝表示,种源不足是现在蝴蝶兰市场面临的最大问题。许多生产商都有这样的体会:市场上缺乏好的种源,种苗选择有局限性,有些品种适合南方种植,但不适合北方种植;有些品种适合了北方种植,又不适合南方种植。因此,发展蝴蝶兰产业最重要的就是保护和开发种源,使好品种得到保护和延续,这样才能满足要求越来越高的市场需求。

 但是,在新品种研发方面,众多花卉企业还是举步维艰。蝴蝶兰培育一个新品种需要七八年的时间,是个投资大、耗时长、见效慢的工程。由于育种的投入产出不成正比,因而很少有企业重视育种,这就造成目前市场上可供选择、适合种植的品种不多。目前,大陆的蝴蝶兰品种主要依赖台湾或国外。“大陆蝴蝶兰产业要想真正发展,企业与科研机构都要注重育种和栽培技术的研究,这样才能建立稳固的产业基础。”黄瑞宝说。

 提升种苗品质关乎产业发展

 “这里不仅有最适宜蝴蝶兰生长的气候,便利的交通运输,还有与台湾相近的生活习俗。”有了当地政府提供的良好创业环境,2007年,黄瑞宝从台湾台南来到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创办了漳州钜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蝴蝶兰新品种的培育以及组培苗生产。黄瑞宝说,因为蝴蝶兰是一种很特别的花,如果悉心栽培,钻研种植方法,蝴蝶兰可以开出花期更长、颜色更丰富的花朵,投入的精力和情感越多,培育出的花朵就越漂亮。

 “目前蝴蝶兰的生产以克隆苗为主,虽有不少做蝴蝶兰组培的企业或组培室,但组培苗的品质却不稳定,导致不少生产商拿苗时依然持有怀疑态度。”黄瑞宝先生认为,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现在蝴蝶兰的组培技术不稳定、不成熟;另一方面,许多组培公司为了多赚钱而不注重品质。黄先生认为,种苗的质量决定了企业的生存能力,有质量好的种苗,就会拥有大量的订单,就会在市场上具有绝对竞争优势。因而,提升蝴蝶兰种苗品质与整个产业发展息息相关。

  改变销售策略由季节性销售转为常年销售

“目前,国内蝴蝶兰产业还是传统的南苗北花局面。”创业园中众多蝴蝶兰专家认为,现在成品蝴蝶兰生产有向北逐渐扩大的趋势。由于这些地区气候冷凉,在催花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且培育出的成品花花朵大、品质好,因而这些地区将逐渐成为蝴蝶兰成品的主要供应地。

 现在,成品花市场已经逐渐由季节性销售转为常年销售,这就需要改变传统的营销模式。因此,有必要进行蝴蝶兰的资源整合,实现从种苗到成品花的捆绑式、订单式稳定合作,进而实现稳定生产,使整个蝴蝶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黄瑞宝表示,大陆的蝴蝶兰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作为一个有序经营的产业,一定要进行长远规划,从研发新品种、提高种苗品质、增加日常销售等环节抓起。

 “如今,随着两岸农业合作的深入,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成为了台湾兰花产业到大陆拓展的重要基地。”黄瑞宝盼望已久的兰花产业园已经投入运营,他希望用5年的时间将所有品种的兰花都种植到这个园区里;同时,也计划将公司的销售网络在全国铺开。黄瑞宝说,他还希望钜宝的花能够花开全国。在国内形成一个产业链,把钜宝的产品在各省各地展开,做成品牌连锁公司。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5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