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宁化县安乐乡安乐村竹农廖玉柱忙着与合作社销售人员挑选笋干。
“往常要为卖笋干发愁,现在合作社有销售能人,挂个电话就有人来帮助挑选、销售。”廖玉柱说。
廖玉柱是安乐乡金鑫笋竹专业合作社社员。今年,他的300亩竹林产笋干2500多公斤,收入约10万元。
鑫笋竹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有社员226户,去年被评为省级示范合作社。“在生产销售上,服务社员是合作社的常规动作。”合作社副理事长吴仕灵说,引进企业,做鲜笋加工,打开更多的市场,这才是合作社的大梦想。
抱团应对危机
安乐乡出产的笋干嫩,颜色好,有知名度。
2008年以前,笋干都是卖给一些小贩。那时,有些小贩为了给笋干增加重量,偷偷往笋干喷水,导致笋干发霉。为了除去霉菌,有的小贩竟用硫黄熏。安乐笋干由此遭受消费者信任危机。
受这次事件的影响,安乐笋干价格暴跌,从每公斤13元跌到8元左右,大量笋干积压。
眼看着安乐笋干就要让小贩砸了牌,怎么办?
吴仕灵决定带领农户跑市场,销售纯正的笋干。2009年,他和8户大户牵头,联合21户竹农,成立了合作社。
起初,合作社笋干不好卖。2010年6月,他带着150公斤的笋干,来到上海农产品批发市场,找到笋商。笋商不放心,只同意寄售,每公斤收手续费1元。
吴仕灵只好将笋干寄售。一个月后,上海笋商挂来电话,说笋干销售情况很好,要继续发货。
这次,不是寄售,而是订单。“我们马上组织发货,那年销售了1.5万公斤左右。”吴仕灵说,不久后,乡里笋干价格也回到往年水平。
如今,合作社已有销售能人专门负责笋干的销售。
亩产效益高了
从刚开始的30名社员到如今的226户成员,合作社的吸引力来自哪里?
吴仕灵介绍,合作社主要从技术指导、示范带动、加大硬件投入等方面,吸引周边竹农。
安乐乡有8万多亩竹林。过去,很多竹农疏于管理或技术不到位,亩产效益只有200多元。
合作社建立了2000多亩丰产竹林培育示范点,示范点采用滴灌方式。合作社与江西一家农林公司合作,引进竹腔施肥技术,即通过特制注射器,将优效配方专用肥料“BNP毛竹增产剂”注射入竹腔内给毛竹施肥,同时发动社员对竹山进行全面劈杂、垦复等,亩产效益提高到600多元,成竹每吨售价由原来500元涨至700元。
以往,笋干质量参差不齐,价格难以上去。合作社统一进行制作指导,统一质量标准,注册“山淼”牌笋干商标,产品也获无公害产品认证。今年初以来,合作社共销售笋干20多万公斤,实现销售收入1000多万元。
安乐村竹农吴文军有100多亩竹林。以前,他制作笋干靠老经验,笋干没有卖相,只能到当地集市上卖。加入合作社后,他学习新技术,今年初以来做笋干1000公斤,纯收入有4万多元。
合作社鼓励社员加大硬件投入。通过社员投入和上级补助,合作社已经修建30多公里的竹山便道,极大地方便了运输。
村民廖辉文去年加入合作社,他有50多亩竹山,因地处偏远,原先都租给他人,1年租金1000多元。现在,有了竹山便道,廖辉文自己经营,今年初以来做笋干400多公斤,收入1万多元。
还有更多愿景
说起合作社的新梦想,吴仕灵满肚子的话。“合作社想引进企业,做鲜笋加工。”吴仕灵说,目前,合作社主要产品是笋干,制作笋干劳动强度大,并且笋干食用比较繁琐,需要用高压锅煮,然后切片,再泡水。
“希望通过政府招商,引进有先进的鲜笋加工技术的企业,让消费者在其他季节也能尝到鲜笋的味道,比如可以做小包装的即食笋丝。”吴仕灵说,合作社目前没有这样的技术,如果能做成,将对竹笋精深加工有重要意义。
目前合作社有近万亩竹林分布在交通不便、立地条件较差的山场,送肥料、运竹子十分不便。吴仕灵说,修1公里竹山便道需要1万多元,合作社计划再争取补助,修建78公里竹山便道。
目前,合作社产品主要销往浙江、上海等地。“今年我们准备打开湖南长沙市场,接下来还要把笋干销到北方去。”吴仕灵说,合作社还准备与宁化的两家大超市对接,争取产品能进入超市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