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寻求致富信息,一些视野开阔、脑筋灵活的农民,农闲时节自发开始走出去了解农业信息、研究发展方向,并有针对性地开展调研工作。
据了解,农民们调研的主要内容有,一是到农业、科技等涉农部门,了解有什么名特优新品种和高新实用技术,以提高产量,增加效益;二是到农贸市场、粮店、餐馆等场所,了解什么样的农产品好卖;三是查询全国各地农产品的销售价格等市场信息,做到心中有数。
农民搞调研,是为奠定增产增收基础,打有准备的仗,适时搞好农业生产布局调整,积极稳妥地发展适销对路的项目;农民搞调研,可从广阔的市场掌握供求情况的主动性和前瞻性,避免生产盲目性;农民搞调研,还可以通过自己所见所闻所看所感,掌握一手情况,从中获取最新、最可靠、最有价值的农业生产及市场信息,大大减少农业生产投放的风险。
笔者以为,农产品价格出现波动,说到底还是因为“产、供、销”衔接不畅。各地政府及相关涉农部门应大力倡导农民调研之风,切实为农民群众提供各方面的服务和帮助,让更多农民依靠自身的主观努力,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寻找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上、做得起来的先进典型和先进经验,学人之长,补己之短,结合实际,尽早走上致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