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农业信息

“中法食品安全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日期:2014-05-18 19:46:35 字体大小:

   5月12日,中法食品安全研讨会在北京举行。研讨会旨在研讨中国未来三年有关食品质量与安全的主要趋势,分享和探讨中法两国在食品质量与安全监管、食品可追溯、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等方面的经验和举措。本次活动由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和法国农业、食品及林业部联合举办、家乐福(中国)食品安全基金会协办。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张勇、法国农业、食品及林业部部长斯特凡·勒弗尔、法国驻华大使白林、家乐福中国区总裁兼CEO唐嘉年等嘉宾出席了研讨会开幕式。
 
现场互动提问
现场互动提问
 
    此次中法食品安全研讨会的主题为“叉子和筷子:质量和安全”,研讨会设示例研讨会和专题研讨会两部分。其中5月12日在北京举行的示例研讨会以食品溯源为主题,5月13-15日在上海举行的专题研讨会以“批发市场追溯系统的先进管理办法”、“乳业的质量管理和可追溯性”、“中法双方在进出口产品召回问题上的沟通办法”为主题。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副会长纳绍平应邀出席开幕式,并将在13日举行的“批发市场追溯系统的先进管理办法”专题研讨会上发表《中国批发市场食品安全和可追溯管理情况》主题演讲,还将从法律法规角度组织小组专题讨论。
 
    据了解,法国农业系统中生产商数目有限,法国食品的溯源涵盖整个食品供应链从农场养殖到市场销售,这种方法已兴起了10年。中国国土辽阔,生产商数量庞大,食物在供应链中的品种繁多,实施可追溯系统是一项庞大复杂的工程。近年来,中国政府和企业也正不断探索利用可追溯性举措,在食品安全保障中发挥作用。在示例研讨会上,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法制司、食监司等部门官员介绍了中国《食品安全法》的修订情况,以及中国政府加大监管力度,维护食品安全的举措。来自法国食品总局、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构的官员和研究人员介绍了法国政府利用追溯工具保障食品安全的经验,以及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风险交流面临的新挑战。家乐福、达能、生物梅里埃集团等法国知名企业质量总监等代表详细介绍了企业在可追溯体系、国际贸易、第三方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形成的食品安全管理有效经验。法国和中国的专家、企业家分享了食品质量与安全保障方面的经验,并结合中国国情在食物可追溯系统未来发展上提出了具有引导性和可操作性强的建议。
 
    2014年恰逢中法建交五十周年,此次研讨会是继去年年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张勇与法国食品事务部部长加罗会谈并共同签署的“关于食品安全监管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之后一大盛事。据悉,拥有独特饮食文化的中法两国将举行一系列饮食文化交流和分享活动,庆祝这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年。
 
【链接】
 
中法签署食品安全监管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
   
    2013年12月2日,应法国农业、食品和林业部邀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张勇局长率团访法,与法国食品事务部长加罗举行会谈,并共同签署了“关于食品安全监管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
    中法双方一致同意在食品、保健食品(食品补充剂)安全领域的法规和技术要求、检查、检验、监测、预警、应急及食品安全监管科技创新成果等方面进行交流与合作。按照备忘录的约定,双方将尽快建立相关工作机构、制定工作计划,进一步加强婴幼儿乳粉监管合作、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食品安全追溯、反欺诈和应急合作等议题的探讨和合作,并在多边国际领域相互协调配合,实现共同发展。
    此次访问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自2013年3月成立以来的首次访法,备忘录的签署也是对2013年4月习近平主席与奥朗德总统就双方在现代农业和农产品加工、食品加工等领域打造合作新亮点所达成共识的具体落实。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5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