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福州后花园”的永泰县,森林覆盖率高达73.4%,全县绿化程度达92%,空气质量多年保持国家一级标准。
坐拥生态优势,永泰的发展颇有远见。从2010年起,永泰根据山区特点和优势,着力生态建设,推行乡镇差异化考核评价体系,在发展、民生、安全等统一指标之外,设立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特色考核指标,并细化为79个小指标。该县将全县21个乡镇划分为工农业组、旅游农业组、纯农业组、征地拆迁组,分门别类考核。如靠近福州市区的塘前乡是永泰工业重镇,被列入工农业组,重点考核工业;岭路乡被归入旅游农业组,重点考核旅游,不考核工业;丹云等8个山区乡镇列入纯农业组,重点考核农业,不考核工业、利用外资等。
这套考评体系极大提升了乡镇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被形容为“考核乡镇不搞一刀切,从实际出发,推动绿色发展,乡镇干部有劲头,有奔头”。
去年,永泰的“绿色指挥棒”又升级了,增加了“环境质量”的考核比重,大幅度减少“工业发展”考核权重,取消了农村饮用水普及率、乡镇绿化覆盖率、种植业总产值增长率等8个已完成任务或评比意义不大的指标。
致力于绿色崛起的永泰,2013年全年接待游客数361.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0.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0.4%、24%。福永高速、向莆铁路的通车,为全县旅游业迎来更好的发展契机。
此外,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也在崛起。大樟溪畔的葛岭镇,已引进海西文化创意产业园等高端项目,总投资超过100亿元。这套更重环境质量、更重因地制宜、更重发展实效的“绿色”考核体系,不仅让永泰实现了“生态美”,也带动了“百姓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