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农业信息

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启动建设

日期:2010-09-06 08:54:00 字体大小:


2010年2月4日,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代表中国政府和国际马铃薯中心主任帕米拉·安德森女士签署了关于在北京成立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的东道国协议。协议的签署标志着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的建设正式启动。

 

国际马铃薯中心成立于1971年,总部设在秘鲁首都利马,是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下属的15个国际性农业研究机构之一。中心现有500余名雇员,其中50多名科学家、200多名技术和行政管理人员。主要任务是通过对马铃薯、甘薯和其他块根、块茎类作物的研究与开发,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块根、块茎类作物生产能力,减少贫困并提高粮食安全水平。此外,国际马铃薯中心还负责协调全球和区域性的薯类技术研究和发展计划。目前,国际马铃薯中心正在实施布局调整,充实和加强优先区域和国家的资源和研究能力,在合适国家建设“区域研究中心”,以带动附近区域和国家薯类科技和生产的共同发展。在中国北京建立“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CCCAP)”是实现其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

 

中国是世界上马铃薯和甘薯的生产大国。薯类作物是仅次于水稻、小麦和玉米的第四大粮食作物,大力发展薯类生产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同时,薯类作物还具有经济作物的功能,是加工业的重要原料,已经成为农民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来源。自1985年以来,经农业部批准,中国农科院和国际马铃薯中心签署了《中国农业科学院与国际马铃薯中心科技合作协议》,通过近三十年的交流与合作,我国在合作研究、人员培训与交流、平台建设 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马铃薯、甘薯遗传材料及育种、病虫害检测与防治技术、田间管理和产后加工利用等领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二是我国利用和大面积推广国际马铃薯中心育种材料和先进技术,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三是先后举办了60多次各种类型的专项技术培训班,培训人员超过2000人次,资助60余人次的中国科学家到国外参加各类学术研讨会,为我国培养了30多名硕士生和10多名博士生,增强了我国马铃薯、甘薯研究领域的骨干力量。

 

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的成立,必将进一步提高我国与国际马铃薯中心的合作水平和层次,并对提升我国与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下属的其它14个研究中心的合作起到很强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为我国乃至整个亚太地区的马铃薯和甘薯生产带来新机遇,为保障粮食安全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来自中国农业部网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5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