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3年特点
2013年,我国物流业趋稳向好,全行业抓住机遇,稳中求变,转型升级,呈现出一系列新特点。
1.总体运行趋稳向好,细分市场深度调整。
我国物流业运行总体仍处于平稳增长态势。预计全年社会物流总额接近200万亿元,同比增长9.5%左右;物流业增加值预计可达3.9万亿元,同比增长8%左右,两项指标增速均比上年略有放缓,但仍快于同期GDP增速;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将保持在18%左右,社会物流成本较高的局面依然没有改变。
细分市场分化明显。受内需扩大特别是网上购物需求带动,快递、快运、配送等物流市场保持高速增长。全国规模以上快递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91.9亿件,同比增长61.6%。从细分行业看,快速消费品、食品、医药、家电、电子、汽车等与居民消费相关的物流市场保持较高增长。农村物流、社区物流趋于活跃,冷链物流宅配市场受到关注。由于国际需求不振,国内经济增速放缓,航运、航空货运市场依然低迷,多家大型企业出现亏损。由于需求疲软和产能过剩,钢铁、煤炭等与生产资料相关的物流市场持续低迷,行业陷入深度调整。
2.信息化加大投入,技术装备加快升级。
“物流电商”快速发展。大型企业加大物流信息化投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智慧物流等新技术扩大应用。
技术改造和装备升级提速。为应对成本不断上涨的局面,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物流企业纷纷加大技术改造和装备升级力度。干线运输企业开始关注全成本管理,运输车辆向高端化转型,努力提升品牌质量、可靠性、节能性和安全性;城市配送企业更加关注配送效率,运输车辆向专业化、标准化、信息化方向发展。新型叉车、货架、分拣输送设备、自动化立体仓库等现代化物流装备需求快速上升。托盘租赁共用系统受到企业和政府有关部门关注。
3.基础工作稳步推进,行业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物流标准化工作有序推进。由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物流园区服务规范及评估指标》等8项物流国家标准。根据《全国物流标准专项规划》以及物流行业急需制定的标准项目,新申报国家标准3项,行业标准12项。制定中的国家标准共计61项,行业标准24项。
总体来看,2013年我国物流业顺应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坚持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充分发挥市场主体活力,加快效率提升、创新驱动,释放改革红利,实现了平稳健康发展。但是,我国物流业运行还存在较大下行压力,社会物流成本依然较高,物流运作方式粗放,物流服务附加价值低,区域和城乡物流发展不平衡、人才短缺日益严重、技术应用水平薄弱、行业诚信缺失和资源环境负担较重等问题亟待解决,促进物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有待落实。
二、2014年展望
201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纵观国内外形势,我国物流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全行业将稳中求进,改革创新。
一是以联动融合为突破口,推动产业物流转型升级。制造业、商贸业和农业等产业物流是物流业发展的需求基础,物流业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与产业物流联动融合,整体优化产业物流系统,不仅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也是物流业生存发展的必然途径。物流企业要紧密围绕产业物流需求,主动融入产业物流供应链。通过流程优化、效率提升和模式创新,发挥协同效应,增强一体化服务能力,建立产业联动新型战略合作关系,不断开拓发展的新天地。
二是以配送体系建设为突破口,做大做强民生物流。物流业要根据市场需求,打通物流“微循环”,做好“最后一公里”,更好地开拓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物流市场,注重商贸物流服务创新,满足更具个性化的服务需求。有关部门应在配送网点建设、配送车辆进城和信息系统配套等方面创造宽松环境。
三是以平台整合为突破口,完善物流网络布局。要按照《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等总体布局要求,统筹规划物流园区等各类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对纳入规划的物流基础设施,要有严格的用途管制。既要保障规划落地,又要避免借物流名义圈占土地。要积极推动多式联运发展,发挥综合运输整体效能。对于现有公路、铁路、港口等公共性基础设施和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等专业物流设施,要鼓励平台开放、渠道下沉、互联互通、整合利用。要推动信息平台和实体平台融会贯通,线上与线下相结合,鼓励各类平台创新运营模式,提高网络的渗透力和辐射力。
四是以信息化为突破口,推动物流业创新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移动互联、智慧物流等新的信息技术,给物流业带来重大变革和新的挑战。我们应以互联网思维改造传统物流企业,加快企业物流信息系统建设。发挥核心物流企业整合能力,打通物流信息链,实现全程透明可视化管理。支持有实际需求、具备可持续发展前景的物流信息平台发展,推进全社会物流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实现物流信息与公共服务信息的有效对接。鼓励区域间和行业内的物流平台信息共享,促进物流信息互联互通。结合军事物流和民用物流的优势和特点,探索物流信息化军民共建互促机制。
五是以落实现有政策为突破口,进一步营造物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当前,物流企业主要的政策诉求依然是:第一,减轻税费负担,为物流企业真正“减负”;第二,支持物流用地,促进物流项目“落地”;第三,创造便捷交通环境,缓解“通行难、收费高”;第四,改革投融资体制,解决“融资难、成本高”;第五,简化审批手续,方便物流企业开设网点,允许集团型企业统一使用资质、统一纳税。
在新的形势下,我国物流业还面临着法制建设、诚信体系建设、标准规范、环境保护、社会责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需要加强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