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农业信息

抓住三个核心,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日期:2010-09-05 15:44:19 字体大小:

--"超大模式"理论与实践探索
超大现代农业集团董事局主席、总裁 郭浩

一.新世纪中国农业发展的背景

(一)当代中国正在进行第三次农业革命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却远不是一个农业强国,这是当前中国农业的基本特征。中国农业的发展影响着整个 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农村社会的安定牵涉着中国全社会的安定。建国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发生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期的由中国第一代 领导人发起的第一次"农业革命",通过土地改革的方式,把土地分给农民,使全国3亿多无地、少地农民获得7亿亩土地,实现了耕者有其田,极大地调动了农民 的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1952年比1949年增加了45%,也超过新中国成立前最高年产量80%。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中国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开始倡 导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又一次把土地分给农民,把千百万农民从建立在空想社会主义基础上的以平均主义为基本特征的人民公社桎梏中解放出来,再次焕发了农民 的自主意识,1978年到1985年,农业附加值增长55.4%;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长1.7倍,其增幅创历史最高,被誉为中国现代史上的第二次" 农业革命"。正是中国农业改革的率先成功,才为过去20多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今天的中国农业,又迎来了新一轮的挑战-资源与人口的矛盾、环境与发展的冲突、东部与西部的反 差、农产品数量与质量的不匹配、国内小市场流通与国际农业大分工的差距……业已解决温饱的中国农业,为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转变,亟待在可持续发展 的旗帜下通过内在结构的深层次调整步入良性的产业化发展轨道。在加入WTO之际,朱镕基总理坦言最担心的就是农业问题,这说明了农村、农业和农民三农问题 的艰巨性、复杂性和持久性。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开始,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共第三代领导人,审时度势,通过对中国三农现状的正确 分 析,大手笔地出台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举措,力图通过政策、体制的创新深化农村改革-即通过"户籍制度"改革,打破历经半个世纪的中国城乡二元结构坚冰,实 现劳动力全社会性的流通和配置,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城乡隔绝、对立、分离的不公平和不公正局面;通过"农村税费改革",调整与完善现行农业和农村领域的 税费制度,规范农村分配制度,理顺国家、集体和农民之间的分配关系,真正实现"耕者有其利";通过建立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的农业产业结构的深层次 调整,使农业由单纯追求数量向数量与质量并重的方向转变,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纵观三农全局,风起云涌,沧桑巨变,其变革范围之广,程度之深,是 中国过去50年所不及。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这是发生在世纪之交的以三个代表精神为指引的中国第三次农业革命。如果说,第一次和第二次农业革命主要通 过生产方式的变革去解决中国在人口爆炸背景下的温饱问题,那么当前正在进行的第三次农业革命则要通过全方位的变革,承担起无论内涵还是外延都要深刻的多的 多项任务--让中国农业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让中国农业参与国际大分工;让中国农业实现产业化;让中国农民尽快富起来……

(二)人类农业三个时代的划分

农业,作为人类的第一产业,已有数千年乃至上万年的历史。其间生产关系的演变,生产技术的进步是一个漫长、曲折、复杂的过程。如果从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变革史以及人类从事农业活动对科学技术、物质投入的依程度两个方面来把握,我们可以将人类的农耕史划分为三个时代。 


1. 传统有机农业时代

这个时代一直从远古延伸到十九世纪。在这个时代里,由于科学技术的落后,农业生态系统基本上以封闭的方 式在运转,农业产量的提升主要依赖于耕地面积的扩大,外源化学物质和能量很少投入基本封闭的系统中。因此一方面这个时代所生产的大都是纯天然的有机食品, 没有人为化学污染的问题;但另一方面,这个时代的农业表现为产量低、抗病害及其它自然灾害能力弱。在这个时代里,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依附、从属,农业表 现为低水平的自然协调性,人类创造了以农耕文明为特征的古代文明,

2. 化学无机农业时代

这个时代从十九世纪开始,二十世纪中后期发展到顶点。回顾历史,从英国开始并逐步蔓延到全球的工业革命 极大增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表现在农业上一方面是用科学的遗传理论指导人类更新农业生产中的种群资源,另一方面则是大幅度地增加外源化学物质如化肥、 农药、激素等和能量对农业生态系统的投入,其结果是成倍地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并显著地增强了农业抵抗病虫害和其它自然灾害的能力,由此诱发了全球性的人 口爆炸,进而加深了农业生态系统对外源物质和能量投入的依存度,但与此同时,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土壤、水、食品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自身发明的各种化学 物质的污染,这已开始威胁到人类及其子孙后代的健康和生存。显然,由于生态失衡,我们进入了一种日趋严重的恶性循环中,人类的农业生产活动表现为日益加剧 的与自然的相互冲突。人类虽然通过工业革命创造了辉煌的工业文明,但人类对大自然的野蛮开发和肆意掠夺也引发了大自然的报复,并最终导致自然与人类关系的 全面对抗性危机。

3. 绿色有机农业时代

当代人类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恶化的全球性尖锐问题,如何从与大自然的对立抗争走向和谐统一,使经济社 会与自然生态从相互分离走向有机结合与协调发展,已成为各国政治家、理论家的共识-即可持续发展理论。在这一理论的指引下,全球农业开始进入一个全新的发 展时代-绿色有机农业时代。这个时代摈弃单纯依赖外源化学物质、能量的投入来扩大生产能力的机械生产方式,通过引入现代生命科技的最新成果,强调无污染的 农业生产资料的合理投入实现清洁生产,既继承了传统有机农业的精华,又赋予其现代科技内涵,绿色生产资料如生物有机肥、生物农药等广泛应用,绿色栽培技术 如免耕休耕、轮作间作、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普遍推广,使得农业生态系统维持在一种高水平的开放和平衡状态,大量生产优质、营养、清洁、健康的有机食品、绿色 食品、无公害食品,满足人类第一需求。对应于这个绿色有机农业时代的是人类正在创造一种全新的、有别于传统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强调人与自然共同生息、 生态与经济共同繁荣的生态文明。

回首人类千年沉浮,追寻民族复兴之路,带着辉煌的成就和切肤的创痛,人类的农业生产方式乃至整个文明形 态正在经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无论是发端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迄今已很成气候的全球有机农业浪潮,还是才有十余年历史即风靡神州的绿色食品消费热 潮,以及刚刚开始的作为中国政府强制性推行的覆盖全国的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我们都可以感受到这滚滚而来的绿色有机农业时代和人类生态文明的气息。

二."超大模式"的理论与实践

新世纪中国农业的发展,正是在刚刚开始的中国第三次农业革命和全球绿色有机农业新时代所交织成的经纬线 中展开的。当前,农业产业结构的深层次调整已成为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推动农业向市场一体化、经济全球化接轨,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战略举措。但问题是靠 谁来调,有没有能力调整过来。靠国家来调?国家有没有那么多钱来帮助调?不出钱,出政策?光靠政策能不能引导农民来调?这是其一;其二,往哪里调,哪里是 可以预见来钱的可调之处?农田耕作不比工厂生产,调了起码要坚持那么一年,市场环境一变,岂不是又要调了吗?谁来支付农民调整后得不偿失的代价?其三,能 不能调?从土地看,目前存在着三个问题:一是分散,每户一小块,广泛分散在众多的农户中;二是闲置,由于负担重,种不起田,很多农民弃农进城打工,造成土 地"抛荒";三是非流动性,除极少数地方外,绝大部分地方的土地不能流动。"三分地里闹革命",即便是闹出花来,其效果恐怕也是有限的。总的来说,最难解 决、影响最大的困难和问题是"人往哪里去、货往哪里销、钱从哪里来"。

我们认为,新世纪实现农业产业化要抓住三个最重要的核心问题,那就是"龙头企业、现代种业、生态农业"。

(一)培植一大批优质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龙头企业是市场竞争中大浪淘沙的结果,它意味着规模、意味着市场份额、意味着品牌、意味着标准、最终意 味着效益。近年来,超大集团本着"自愿、条件、有偿、规范、有序"的原则,采用"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化组织形式,向农民租赁土地使用权,租赁期一般与 农民承包期相一致,从而将大量分散在千家万户的土地纳入到企业的开发活动当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 "公司-基地-农户" 新型关系。当地农民除了定期向"超大"收取租金外,还当起了超大农业的"产业工人"。这样,一方面保证了企业规模生产对土地与农业产业工人的大量需求,另 一方面也为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参与基地建设的农民不仅不再为资金、技术和产品销路担忧,收入水平也明显提高。

据不完全统计,超大集团已在全国13个省市建立了30多个果蔬生产基地,其中仅集团自营基地便吸纳农村 剩余劳动力3万多人,带动农户达2万多户,联结农户年均增收1500-3000元以上。实践证明,做强一个龙头企业,创出一个名牌,就可以带动一个产业, 致富一方农民。可以说,超大这种公司与农户之间崭新的组织关系和明晰的利益关系,解决了当前农村小规模、大群体的分散经营与现代农业产业化之间矛盾,实现 了由分散型的家庭农业向规模型的集约农业的转变;实现了农业生产由低产出、低效益、低劳动生产率向高产出、高效益、高劳动生产率的转变,真正创造了"企业 增利、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财政增强"的"多赢"局面。

产品质量是龙头企业的生命线,而标准化生产是产品质量的重要保证。分散的小规模家庭经营,难以实行标准 化生产,难以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难以自觉地进行农产品结构调整,难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一定要有农业的标准化,而农业的标准化一定要 有农业的专业化,农业的专业化又离不开农民的组织化。农民的组织化离不开龙头企业的直接带动。超大集团经过不断创新的探索与科学严谨的论证,创造出独具特 色的"12345模式",即:一个与国际接轨的企业标准:中国大陆第一家制定与国际有机食品接轨的《超大绿色有机蔬果》企业标准;二个权威机构认证:超大 蔬果已获得国家环保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和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两大权威机构的认证;三大保障系统支持:有机生产资料开发保障系统;可持续发展科技支持系 统;远离污染、遍布全国各地的农产品生产供应系统;四大分销网络体系:社区连锁专卖网络、单位配送网络、电子商务批发网络、出口网络。五个统一,即统一使 用超大精心选育的果蔬良种;统一使用通过中国有机食品发展中心(OFDC)和欧共体BCS机构双重有机加工产品认证以及已获得ISO9001及 ISO14000质量认证的超大生物有机系列肥料;统一使用广谱、高效,无农药残留的生物农药;在生产中由超大现代农业科技研究所的技术专家按照绿色有机 栽培的标准和要求进行统一技术指导;产品进入市场前由加工中心进行分级,质检中心进行统一检测。这一系列制度化、现代化的耕种管理,使得"超大"农产品在 品质上有着无可比拟的竞争优势,已开发出符合国际标准的绿色有机蔬菜、水果、大米、芦荟、地瓜干、食用菌等名优农产品100多种,许多产品已相继获得"有 机食品"、"绿色食品"认证, 获得了通往国际市场的"绿色通行证",能确保周年化、大批量均衡供应。

福建省委书记宋德福指出,"超大"是福建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一大亮点。一是超大"带来"了很多,如带来 了雄厚的资金,先进的农业科技和管理经验;二是超大"带动"了很多,如不仅带动了农业及千家万户农民的发展,还带动了运输、包装等相关行业的联动发展。三 是超大"提高"了很多,如"超大模式"的推广应用,大大提高了农民综合素质、农业整体素质和与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四是超大"转变"了很多,如促进了农 民思想观念与政府职能的转变。因此,要实现中国的农业现代化,最重要的就是要培植一大批有竞争优势和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才能带动千家万户发展农业和农 村经济。

(二)建立以现代种业为核心的综合农业技术体系

"一颗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国内外农业发展的经验表明,农业生产力的突破和跨越,总是以良种革命为 先导的。每一次品种的改良都标志着农业生产力的极大解放与升级,良种在农业增产中所起的巨大作用,是其他任何因素难以取代的。我们认为,21世纪世界农产 品质量的竞争,核心是良种的竞争,谁拥有良种和先进技术,谁就能掌握质量竞争的主动权。因此,要加大动植物良种繁育体系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力度,把良 种良法作为关键环节来抓。

中国的农民们在种子的选用上总是小心翼翼,固有的保守性使得他们不太敢于使用各种价格不菲的国内外良 种。而超大集团则不然,在专家的指导下,在严格的论证后,我们在自己的基地中所大面积推广应用的是世界一流的超级良种。这固然会导致我们的用种绝对成本的 增加,但由于良种所带来了产量增加、品质改善、抗病性增加等综合效益,因此在最终的成本构成中,用种成本所占的比例反而呈下降趋势。到目前为止,我们先后 试种过2 000多个品种。经过不断筛选、优化,推广了200多个品种。在2001年中国国际蔬菜博览会上,来自国外的专家看到了我们展示的具有几十个国家"血统" 的数百种样品,不禁瞠目结舌。"超大"也因此被戏称为"绿色蔬菜王国"。"人无我有,人有我先、人先我优",尽管国内许多农产品出现"卖难",但"超大" 系列名特优产品价格在超出同类产品价格几倍乃至十几倍以上仍然畅销。正是坚持不懈的创新,使得超大在有机农业生产资料开发、有机农业标准化建设、生产基地 开发、品种选育、栽培管理及产后加工贮藏等方面取得了大量成果。以高起点的科技平台,提高企业的产业化水平、产业化规模与市场能力的不断提升,使超大始终 立足于产业发展的最前沿。

我认为,在农业产业化背景下的产品选择调整,必须切实按市场经济的原则办事。第一,要研究市场、开拓市 场、盯紧市场。如果我们不了解美国人需要什么、欧洲人喜欢什么、日本人追求什么;如果我们的农产品不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分工与竞争,就无法发挥我们的比较 优势,从而使企业效益实现最大化。这几年我们到美国、日本、欧洲等地进行大量的调研,发现国际市场上不少果蔬产品的价格是中国的10倍以上。超大根据国际 市场的需要生产,使有优势的农产品品种不失时机地参与国际市场分工。

(三)坚定不移地走生态农业道路

当代世界农业正在逐步进入绿色有机农业时代。以注重农业生产活动过程中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实现协调和统 一的生态农业,正在成为主流性的农业生产方式。在农产品处于短缺的过去,提高产量无疑是政府和农户组织生产的第一选择。然而,在初级农产品已进入过剩,且 国民食品消费时尚已转向追求优质、营养、清洁、健康的今天,大力生产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不仅符合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也符合世界农业发展的基 本方向。有利于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有利于增强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由于劳动力成本的关系,许多人都曾乐观地认为中国的果蔬业、养殖业在加入WTO以后具有明显的竞争优 势。但是,西方发达国家出于贸易保护和食品安全方面的考虑,以区别于征收高额关税的技术性"绿色壁垒",将中国的许多农产品如蔬菜、茶叶、蜂蜜、禽肉、海 产品拒于其国门之外,使一大批外向型的农业企业因此遭受严重损失。严峻的国际市场环境,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更凸显中国农业产业化应坚定不移地走生态农业 道路的迫切性。

超大集团的经营活动从一开始即注意到全球正在高涨的有机、绿色消费意识,以超前的眼光鲜明地提出了"走 绿色道路 创生态文明"的经营理念。以此为指导,从农业生产资料的选择、到基地的布局和规划,到与国际接轨的《超大果蔬企业标准》、到统一、规范的有机绿色种植模 式,到作为主要生产要素的科技研发,最终到惠及千家万户的终端消费市场,全线贯穿成一条自成品牌、独一无二的绿色生态产业链,形成了以绿色为基本特征、富 有创新精神的"超大模式"。

从1998年起,超大集团即开始系统地收集整理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主要农产品的农残标准,并于2000年 开始承担福建省科技厅重大科研项目《主要农作物的绿色有机栽培模式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整套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对果蔬的产前质量环境、产中农资 投入和相关栽培技术,以及产后加工处理、市场准入等实行全程标准化管理。同时在业内率先实行的果蔬菜"身份证"监管制度。所有上市的蔬菜必须佩戴"身份 证",上面记录有"基地名称、品名、批号、采收人、采收时间"等标识。卡随菜走,若出了问题可一追到底。在监管过程中,我们对基地实行"一个基地一个编码 一套档案"管理模式,可以通过产品的生产批号找到相应的基地档案,核查出该批蔬菜的耕作记录、用药(肥)记录、运输过程、原料验收记录等。运用现代化的管 理模式,确保果蔬从"土地"到"餐桌"的每一环节都符合标准化要求。正是未雨绸缪、先人一招的部署,为超大赢得了稳定的客户订单、良好的质量信誉和日趋增 长的市场份额,并经受了外方每一次严格的检测。

总之,生态农业关系到国民健康、国家生态环境、国际农业分工。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核心,是龙头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也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四)."三位一体"的产销模式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需求作为第一信号的。随着我国农产品供求格局的变化,农产品的供给越来越受到市场需求 的制约,市场对农民安排生产计划、调整农业结构的影响越来越突出。广大分散经营的农民无法找到基地生产、信息与市场对接的有效途径。一是市场信息反馈相对 滞后,农民不能及时、充分地掌握信息;二是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较低,面对有限的市场信息,分散经营的农户往往做出趋同的反映,从而加大了市场的波动性。要从 根本上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就必须突破农业生产环节、地域"打圈圈"的局限,按照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通过生产要素的合理流转与配置及在产业链上的分工与 合作,实现基地一体化、信息一体化、市场一体化。

超大集团的成功与我们始终坚持面向市场、实现产销环节的有效联结密不可分。正是通过开发产品,适应市 场;通过健全完善网络,拓展市场;通过现代化手段,调节市场,从而实现了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完整的产业链条。超大遍布不同地区的生产基地,为企 业获取稳定利润提供重要基础保证,在全国各地建立起由社区连锁专卖、大型生鲜超市、单位配送、批发市场、出口外销构成的"四位一体"的绿色营销网络,强力 拓展国内外市场。以现代科技特别是网络信息技术为手段,将农业科研、生产、加工、流通联结为一个整体,将集团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子公司、加工企业、基地都将 被纳入电子商务系统。通过国内、国际市场信息的输出和反馈,推动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环节的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从而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化程度。 总之,通过最佳的资源配置和各种生产要素的充分整合,通过组织化和制度化的营运模式,通过纵向和横向的规模扩张,提升了农业产业链或产业体系在市场竞争中 的生存能力与竞争能力。

农业现代化是中国亿万农民的共同目标和追求,中国农业现代化关键在于农业的产业化,而农业产业化的关键 在于抓住"龙头企业、现代种业、生态农业"三个核心问题。作为一个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大型龙头企业,超大集团积极推行"基地、信息、市场"一体化 策略,以全新的经营理念,准确的市场定位,严格的企业标准,科学的管理手段,开创了一条以"绿色有机生态产业链"为特征的产业化经营之路,成为新形势下中 国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国际化的企业典范。

作者简介:

郭浩,工商管理荣誉博士,高级经济师,现任超大现代农业集团董事局主席、总裁。兼任福建省绿色食品协会副会长,福建省科学家企业家协会副会长等社会职务。曾荣获"福建省劳动模范"、"福建省五一奖章"、"福建省首届十大经济人物"等称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5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