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入宁两个多月,从盛夏到深秋,福建省第十四批援宁工作队队员的身影始终活跃在基层一线。他们与新一批援宁专技人员一道,接过闽宁协作接力棒,奔跑在东西部协作的伟大征程中。
1996年,福建省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正式建立对口协作关系,福建成立了对口帮扶宁夏领导小组。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先后5次出席联席会议,亲自部署、亲自推动闽宁协作。
29年来,两省区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当年确定的指导原则,坚持联席推进、结对帮扶、产业带动、互学互助、社会参与,携手推动协作不断走深走实。
产业协作,是闽宁协作的重头戏。宁夏拥有丰富的能源、土地和劳动力资源,福建则具备资金、技术、管理及市场优势。两省区从菌草合作起步,逐步拓展至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纺织服装、风力发电、食品加工等多个领域。截至目前,双方共建成12个闽宁产业园,入园企业近300家,有效助力当地群众就业增收。
产业协作硕果累累,民生帮扶情暖万家。
闽宁协作始终关注民生改善,把资源投向基层,通过援建希望小学,修建道路,实施危房改造,建设示范村,开展“母婴工程”“医疗服务”“母亲水窖”等多样公益项目,切实改善群众生活。近年来开展的“组团式”帮扶,让更多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医疗服务,推动受援学校教学质量显著提升,为宁夏培养了一支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
多元参与,汇聚强大社会合力。
29年来,闽宁两省区不断拓展协作空间与领域,持续完善从省、市到县(区)、乡、村的五级联动机制,深化结对帮扶内涵,创新帮扶形式,广泛动员社会参与,形成区域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数字见证深情:29年来,福建协调援宁资金70.32亿元,实施项目4040个,受益群众244万人;推动村、企、校、医等结对677对;累计派遣14批254人次赴宁夏交流,选派6000余名专业技术人才支援建设;目前在宁闽籍企业(商户)超6700家,在闽就业创业的宁夏人近5万……
作为闽宁协作的生动缩影,位于银川市永宁县的闽宁镇,从一片戈壁荒滩发展成为拥有6万多人的“江南小镇”,移民人均纯收入实现跨越式增长。这段奋斗历程通过《山海情》传遍大江南北,成为向世界讲述中国减贫故事的窗口。
两省区人民守望相助、亲如一家的情谊,正如闽宁镇牌楼旁对联所书:
“武夷山贺兰山山山相连,闽江水黄河水水水相融”。
站在新的起点上,闽宁协作正以更实的举措、更宽的领域、更高的水平,推动两地携手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来源:福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