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农业信息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夯实乡村全面振兴“空间”基础

日期:2025-06-24 10:36:03 字体大小:

灼灼夏风吹遍八闽,蓝天白云下,从晋江市九十九溪流域到莆田木兰溪南岸,从德化县上涌镇曾坂村到建阳区麻沙镇,成片的早稻即将成熟,让人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

自2021年自然资源部启动全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以来,我省18个乡镇和泉州市全域入围试点名单。部分试点地区通过统筹农用地、建设用地整理和生态保护修复,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格局得到进一步优化。其中,莆田市木兰溪南岸试点项目被自然资源部列入第二批发布的典型案例。

“小田变大田”“集中连片”“薄田变良田”,实现“多田套合”, 借助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试点地区积极探索破解“八山一水一分田”特殊地貌的耕地保护难题。截至目前,仅泉州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完成农用地整理21.7万亩,恢复耕地5.8万亩,垦造补充耕地0.57万亩,实施增减挂钩280亩。

除了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是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对农村零散、闲置、低效建设用地进行整理盘活,试点地区因地制宜,腾挪产业发展空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盘活乡村闲置资产,协同开展矿山生态修复、地质灾害治理、水土流失治理、流域水环境治理等活动,加快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试点过程中,省自然资源厅鼓励多元参与,强化资金保障,助力整治行稳致远。全省建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库,鼓励金融机构对入库项目进行评估开辟绿色通道。目前,携手国家开发银行福建省分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福建省分行,用好政策性金融资金。

同时,以全民“共治共享”为理念,发挥政府主导行政管理优势、强化国企担当建设运营优势、突出银行助力投融资优势。泉州深化“政银企”多元合作,有效破解耕地保护工作中面临的资金、空间、动力难题。莆田采取“财政+国企+金融”运作模式,指定市属国有企业作为实施主体,扩展融资渠道、加快融资速度,做好资金保障,实行资金封闭运行。

6月12日,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深入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实施意见》,标志着我省深入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全面展开。

实现空间再优化、资源再配置、发展再赋能,夯实乡村全面振兴“空间”基础,探索形成长效稳定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模式。“下一步,我省将继续‘坚持人民至上、共建共享,坚持规划先行、统筹谋划,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坚持立足当下、谋划长远’的原则,稳步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郑与国 魏延明 董占杰)
 

来源:福建日报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5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