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农业信息

福建 以茶为媒武夷山下茶道新

日期:2025-03-10 09:27:00 字体大小:

武夷山燕子窠“三茶统筹”展示馆孙开彦 摄

2024年10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喀山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会晤时指出,大约400年前,联通两国的“万里茶道”正是从喀山经过,将来自中国武夷山地区的茶叶送至俄罗斯千家万户。这条联通中俄的“世纪动脉”的起点,就是福建武夷山市的下梅村。

武夷山是乌龙茶和红茶的发源地。清初,下梅村即有西客(晋商)来此贩茶,后逐渐发展成为闽北地区最大的茶叶贸易集散地,并成为万里茶道的起点。

“万里茶道南起中国福建武夷山,北至俄罗斯圣彼得堡,全长超1.3万公里,是继‘丝绸之路’后在亚欧大陆兴起的又一条重要国际商道,带动沿线200多个城镇的发展。”武夷山市文化馆馆长杨义东说。

400年来,万里茶道历经浮沉,始终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它的起点武夷山,正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2019年3月,国家文物局将“万里茶道”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同年12月,“万里茶道”申遗推进会在武夷山举办。

2021年1月21日10时19分,首班武夷山“国际货运班列”在武夷山陆地港鸣笛发车。同年6月5日,载有闽北茶叶及相关货物的首列“大红袍”号列车开行。

2024年11月,第十六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如约而至。在下梅村,来自中国、蒙古国和俄罗斯的“万里茶道”沿线城市相关代表,共商万里茶道茶旅融合和跨境旅游的新策略、新路径、新合作……古老的“万里茶道”正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近年来,闽茶海丝行、福茶驿站、中澳茶文化旅游周等活动陆续开展,茶叶的国际‘朋友圈’越来越大。”杨义东表示,当下,武夷山茶企正加强国际合作交流,通过在国外设立大红袍文化推广中心和举行高端中国茶全球品鉴会等,以茶为媒,向世界展现中国茶道的文化自信与智慧。

来源:福建日报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5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