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农业信息

坚持“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推进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建设

日期:2014-02-08 22:04:22 字体大小:

美丽的俞山岛正在成为旅游新热点之一美丽的俞山岛正在成为旅游新热点之一 李炜华李炜华

    2013年,我省坚持“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扎实推进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建设,取得良好成效。预计全年实现海洋经济生产总值5900亿元,同比增长15%,比我省地区生产总值增幅高4个百分点,占GDP26.9%;与此同时,全省近岸海域水质达到二类或优于二类的面积提高到63.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将科学开发贯穿于试验区建设的全过程

 在推进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建设的过程中,我省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形成科学合理的开发新模式。

 在规划布局上,积极利用海峡、海湾、海岛资源优势,开创“一带双核六湾多岛”的开发新格局,推动建设竞争力强的蓝色产业带、海洋经济核心区和海洋经济密集区,探索生态低碳的海岛开发模式。

 在产业发展上,积极推进海洋渔业等海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海洋生物医药业、邮轮游艇业、海洋可再生能源业、海洋装备制造业和海水综合利用业等海洋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滨海旅游业、港口物流业、海洋文化创意产业、涉海金融服务业和海洋信息业等现代海洋服务业,构建优势突出、特色鲜明、核心竞争力强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在海域海岛使用管理上,坚持海洋功能区划制度,积极引导集约节约开发利用海域海岛资源,推进海域海岛资源市场化配置,促进海洋产业集约集聚发展,提高海域海岛资源利用率和单位海岸线资源的经济贡献率。

 在海洋科技创新上,整合海洋科研单位力量,集中形成厦门南方海洋研究中心、平潭国家海岛研究中心、厦门大学东南海洋事务基地等海洋科技创新平台;通过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蓝色产业创投资金项目、“6·18”成果交易会、海洋博士创新创业协会、海洋龙头企业评选等,加快海洋产业重大关键性技术研发,推进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升海洋科技进步贡献率,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

 将海洋环保作为长远的民生工程常抓不懈

  在推进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建设的过程中,我省始终坚持开发与保护并行,推进基于生态系统上的海洋开发,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多绿色发展空间。

 抓海洋生态环境监控,加强主要河流入海排污等陆源污染、海上船舶油污与养殖等生产污染和海洋生态保护区环境监测,定期向各级政府和公众通报监测结果,加大海洋生态环境监督力度。

 抓海洋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开展“海漂垃圾”清理、清洁海滩、清理海湾破旧渔船等行动,以及推进开堤还海、截污清淤等工程,提升近海海域海洋生态环境容量和承载力。

 抓海洋生态环境修复,加强宁德大黄鱼、长乐海蚌、厦门中华白海豚等一批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建设,实施一批人工鱼礁、海洋生物增殖放流和种植红树林等海洋生态修复工程,改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

 抓海岛生态保护,出台我省无居民海岛开发与保护规划,明确海岛开发功能,推进无居民海岛科学有序开发利用;实施海岛植被修复、防护林体系建设和近岛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等项目,提升海岛生态功能。

 抓海洋环保制度建设,实施我省海洋环境保护规划,推进海岛、海域、海湾海岸带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实施海洋环保目标责任制度,开展沿海各级政府海洋环保目标责任落实情况检查;实施海洋环保执法,开展“海盾”、“碧海”、“护渔”等行动,打击海洋违法行为,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和海洋资源。

  2014年,我省将在强化原有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开展“百姓富·生态美,江河湖海·年年有鱼”十大海洋·渔业资源保护行动,进一步保护海洋与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海洋与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这十大行动包括严格执行休渔专项行动、全面实施捕捞标准渔具专项行动、开展大规模水生生物增殖放流专项行动、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渔船违规专项执法行动、加快海洋牧场建设专项行动、海洋渔业环境监测与疫病防控专项行动、渔业科技创新服务专项行动、渔民教育培训专项行动和促进公众参与海洋与渔业资源保护专项行动。

 此外,我省将进一步加强海洋环保宣传教育,提升全社会“开发海洋、保护海洋”的主流意识,共同推进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建设,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5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