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记者从省气象局获悉,今年第3号台风“格美”已进入24小时警戒区。台风“格美”最新动态及未来趋势如何?台风移动速度为何加快?台风强度将发生什么变化?福建的高温天气何时结束?台风给福建带来怎样的风雨影响?福建省气象局首席预报员林小红进行了分析。
23日19时,“格美”中心距离台湾省宜兰县东南方向约465公里,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4级(42米/秒,强台风级)。未来,“格美”将以每小时2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北偏西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增强,最强可达超强台风级(16~17级)。预计24日夜间,“格美”将在台湾省中北部沿海登陆(强台风级,14~15级),之后穿过台湾省,将于25日下午到上半夜在我省福鼎到晋江一带沿海登陆(台风级或强台风级,12~14级),登陆后继续深入内陆北上,强度逐渐减弱。
林小红介绍,“格美”23日以每小时20~25公里的速度向偏北转西北方向移动,与前一天相比速度加快。这是因为当天台风越往北越靠近副热带高压主体,引导气流增大,前进的步伐加快了。
未来,台风强度如何变化?林小红分析说,垂直风切变指的是风向、风速在水平、垂直距离上的变化,是表征台风强度变化的重要指标。目前“格美”强度为台风级,由于其上空垂直风切变较大,导致台风低层上升气流受阻,不具备快速发展的条件。随着“格美”靠近台湾东部洋面,上空垂直风切变减小以及海温偏高2~3℃影响,有利于台风发展壮大,强度将快速增强,最强可达超强台风级(16~17级)。台风登陆台湾岛后,受地形摩擦影响强度有所削减,将于25日下午到上半夜以台风级或强台风级在我省福鼎到晋江一带沿海登陆。
台风给福建带来怎样的风雨影响?据研判,风的影响方面:24—26日主要影响钓鱼岛海域、闽外渔场、闽东和闽中渔场,最大风力10~12级、阵风12~15级,闽南渔场和台湾浅滩渔场最大风力8~10级、阵风11~13级。中北部沿海海区风力9~12级、阵风13~14级,南部沿海风力8~9级、阵风10~12级。台风中心经过的附近海域风力14~16级。陆上大风方面,25—26日部分县市阵风可达8~12级。
雨的影响方面:24日夜间开始,我省中北部沿海将出现大雨到暴雨,降水集中在25日至26日,全省会有暴雨,特别是在福建的中北部沿海一带会有特大暴雨。24—26日,过程累计雨量中北部沿海地区150~350毫米,局部超过600毫米;其余地区100~180毫米,局部超过250毫米。25—26日,福建台风暴雨灾害风险高,要注意防范台风强降水可能带来的次生灾害;同时强降水期间道路交通安全风险高,需特别关注。
林小红提醒说,在台风影响到来之前,24日,福建依旧受副热带高压“把控”,大部县市城区最高气温在35℃以上,其中南平、三明、龙岩三市的大部,福州、泉州两市中西部,莆田、厦门两市西部,漳州中北部城区和宁德中南部37~39℃,局部可达40℃。随着台风的逐渐靠近,25日福建迎来降温,此轮持续性高温过程结束。
23日上午10时许,在福鼎沙埕港码头,外出的海钓船陆续开进港内避风。休渔期原本停在入海口的捕捞船经过工作人员的动员后往港内移动。沙埕镇工作人员逐一走访渔排,动员养殖户抓紧时间全面做好渔排加固避风。本报记者 单志强 通讯员 毛显局 摄
为确保暑运期间铁路运输安全和旅客人身财产万无一失,福州火车站加强预警预控,全力做好防洪防台风各项工作。
图为23日,福州火车站工作人员检查站台设备设施牢固性。本报记者 张颖 通讯员 谢靖雯 摄
随着今年第3号台风“格美”逼近,平潭积极落实防台风防范措施,做好船舶回港、人员疏散撤离等工作。目前,68海里、仙人井、龙王头海洋公园等沿海景区景点已暂时关闭。图为23日,平潭海坛街道东澳村干部在劝离游客。本报记者 张哲昊 通讯员 江信恒 摄
随着台风“格美”逼近,罗源县农业农村局技术人员深入农业生产一线,面对面指导农户开展果树吊枝加固、疏通田间排水沟渠、农业大棚加固等应对工作,尽量让农业生产少受影响。同时发动各村及农户及时落实防台风救灾措施,尽早做好人员、物资和技术等各项准备工作。图为23日,罗源县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帮助果农加固果树。本报通讯员 刘舒婷 刘其燚 摄
23日17时许,平潭综合实验区大福村西南附近海域,受今年3号台风“格美”影响,群众在进行桨板运动时遇突变风向漂出岸边,被迫停靠在礁石上无法返回。接警后,民警、海警局执法人员、村干部、当地渔民调配船只和救援设备,一同前往救助受困群众。救援期间,因海上风浪大,附近海域多为暗礁,船只经多次努力,成功靠近礁石,与受困群众会合,确认全员人身安全后,救助人员分两次往返礁石,将23名受困群众全部安全带回码头,并第一时间派警车将遇困人员送回居住地。本报通讯员 谢贵明 摄
来源:福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