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湖南省农科院专家深入永顺县种粮大户向先金的育秧大棚里,察看秧苗长势,商讨今年的结对帮扶计划。
省农科院研究员刘三雄、副研究员刘利成是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长江中游优质常规稻品种改良岗位团队成员。2023年,他们提供了22个新品种(系)在永顺县种植,根据去年的收成状况、加工与食味品质等情况,今年提供了松雅馨香、松雅520、松雅77等3个香型优质稻新品种用于小面积示范,松雅雄占、松雅洁丝等2个优质苗头品系用于试种筛选。
现场,专家进行了浸种催芽、育秧、病虫害防控等技术指导。“既然结对帮扶了,就要认真帮扶到位,将好的品种和技术带到永顺县推广,为当地水稻生产和农民增收做贡献。”
刘三雄预计3个香型优质稻新品种小面积示范的产量将达500公斤/亩以上,米质达到部标二等优质级别以上,其中松雅77还将争取达到部标一级优质。“水稻的加工特性良好,食味佳,利于打造‘松雅香米’高端优质新品牌,我们将筛选出1个以上适宜当地种植的优质新品系,进一步提高当地稻米卫生品质。”谈及今年的种植情况,刘三雄信心满满。
向先金所在的永顺县和顺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是省农科院多年帮扶的合作社之一,也是曾经的乡村振兴帮扶点,现在能提供无人机施肥、植保、短距离运输,机械脱粒等服务,2023年从事稻谷类生产服务达5.38万亩。“有省农科院的指导帮扶,我们企业从事生产的信心也更足了,一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向先金说。
今年3月8日,湖南省农科院邀请全省25位种粮大户座谈。会议透露,农科院将持续创新现代农业技术,向种粮大户倾囊相授,以此带动广大农户多种粮、种好粮,共同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据悉,下一步,省农科院将持续做好25位种粮大户的一对一服务。
来源:湖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