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农业信息

“三套车”,拉动周宁现代农业新格局

日期:2014-01-11 21:12:18 字体大小:

  

▲如诗如画的田园秋色

  

  

▲千亩高山生态茶园助力农民增收

  天蓝、山翠、水幽,在冬日的暖阳下,周宁县李墩镇金线莲育苗基地,7万多瓶金线莲幼苗整齐地排列着,植株叶片上的“金线”在灯光的照耀下闪烁。基地创办人李光建笑呵呵地介绍说,2012年他筹资200多万元发展金线莲培育种植,县里从技术、资金、土地等方面给予协调支持,基地发展势头良好,2013年实现产值500多万元。

  这是周宁县立足山地立体气候和林地资源优势,通过政策、科技、龙头带动,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一个缩影。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该县农业生产总值13亿元,同比增长5.5%;农民人均纯收入9260元,同比增长13.5%。

  政策推动。出台《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实施方案》和《林下经济发展实施方案》,扶持建设茶叶、毛竹、油茶、锥栗、金银花等11个千亩示范基地,把政策扶持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孵化器”,整合扶贫开发等惠农资金,每年投入1000多万元,对农业示范社和基地建设、科技创新、品牌创建等给予专项资金补助;对新落户的农业加工企业,按固定资产投资的15%给予补助。同时,设立规模2000万元的小额贴息贷款担保基金,投放1亿元规模涉农贷款,保障资金需求。从2013年开始,三年内扶持11个农业示范基地、11家农业加工企业;在9个省属企业挂点扶贫开发重点村分别扶持连片种植马铃薯100亩、金银花100亩、林下经济示范片300亩。

  科技驱动。大力实施新型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开通12316农业服务热线,实现全县乡镇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全覆盖;在浦源上洋建设千亩高优农业示范园,与省农科院等合作,产学研一体发展,打造高山生态经济发展示范基地、农村科技人才培养基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青年创业孵化基地。扶持企业推进技术创新,仙洋洋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引进膜分离和膜浓缩先进技术,生产高标准茶浓缩液及茶粉,产品成功打入康师傅、农夫山泉、统一、达利园等知名饮料企业;闽绿立体农业、咸村益宁养殖等企业采用标准化发酵床零排放生产管理

  工艺养殖生猪。目前,浦源上洋示范园已引进示范和推广新品种30多个,新技术10多项,建立各类新品种示范片8000亩,带动推广优良品种12万亩。

  龙头带动。以“党建带团建”活动为载体,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鼓励和引导在外经济能人、党团员青年“回归”家乡,把钱“种”地里,建设基地,示范带动发展。据统计,目前从外地回归周宁创办的涉农企业有51家,注册资本3.1亿元。这些走上致富大道的民营企业家们,纷纷回归乡村,采取租赁、入股、承包等方式,将乡亲们分散经营的土地集中起来,大力发展规模农业。目前全县已培育茶园、毛竹、小径竹各10万亩,发展高山锥栗、无患子各3万亩,马铃薯、太子参各1万亩,油茶2.4万亩,林下养鸡8000亩,促使传统农耕模式化零为整,集约型经济成片开花,辐射带动3000多户农民致富。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5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