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上神舟飞船进行航天育种的福矛,正踏上企业扩张的“飞天之旅”。随着建瓯福矛酒业集团8月8日二期技改项目酿造车间工程的封顶,总产能年底可达5000吨,而2012年9月前的年产量仅为165吨;
已是全国行业老大的圣农,正领军打造光泽“中国生态食品城”,熟食生产、冷链物流、材料包装等配套工程的新厂房鳞次栉比。4月,圣农浦城年产2.5亿羽肉鸡产业链及配套项目也进入生产阶段,迈开了“一年一县”的发展步伐,朝着“千亿企业”的目标扎实推进;
南方最大味精生产企业——武夷味精,从年产量不足400吨的小厂,到年产数万吨后,又开始新的冲刺:和泉生物科技一期项目投产在即,年产值超10亿元的生物制药及氨基酸生产基地呼之欲出;
太阳电缆将于今年11月正式启动增资扩产项目,达产后年产值也将超百亿元; ……
在经济环境错综复杂的大背景下,南平工业却好戏连台,活力从何而来?
念响“紧箍咒”
地球上同纬度生态环境保护最好的地区,全国空气负氧离子含量最高的地区之一,全省唯一被环保部以设区市命名的“生态示范区”……
坐拥青山绿水,渴望发展的南平,怎样才能走出一条与沿海地区错位、差异发展的路子,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同频共振?
“工业化是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对南平这样一个后发地区而言,更要加快发展工业,但要走绿色、特色、集聚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南平市委书记裴金佳如是说。
南平,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目前已发现的矿产有70种,已探明储量的有46种,其中,钽铌矿蕴藏量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萤石矿储量全国第二、品质第一,黄金矿、硫铁矿、蛇纹石矿、石墨矿等矿石储量居全省第一位。为保护绿色生态,南平却关闭矿产资源开采审批的大门。
南平活林木蓄积量达1.35亿立方米,占全省三分之一多,为保护绿色生态,率先在全省缩减年度木材生产计划,木材采伐量从244万立方米缩减到如今的175万立方米以内。光泽沪千、浦城华瑞化工等一批过去的纳税大户,因为高能耗、低层次而被淘汰出局。招商引资中,南平对高能耗、高污染、破坏生态的项目统统将其拒之门外。
有矿产不开发、多林木不滥砍、高污染不能有……在发展中,南平念响了一个个生态“紧箍咒”。
与此同时,南平市提出“打造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区”,对全市原有的20多个产业进行深入梳理,集中力量打造“5+3”产业,即食品、旅游、机电制造、纺织箱包、竹木加工等5个传统优势产业和生物医药、现代物流、文化创意等3个新兴产业,
推动主导产业高端化、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加快构建具有特色规模优势的绿色产业体系。
思路一变天地宽,南平由“舍”换来了“得”,得到了发展的海阔天空。
走上“绿色路”
绿色发展,是一种束缚、制约、禁止,同时也是一个释放、提升、超越。
“有好的生态,才有好的品质,才能保证食品安全,才能更好地抵御市场风险。”圣农发展集团董事长傅光明说,“圣农在药残和禽流感事件中能够化‘危’为‘机’,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有好的生态环境,南平提出绿色发展,光泽谋划建设生态食品城,都把生态建设作为重点。在这样优越环境中,我们更有信心打造‘千亿圣农’。”上半年,圣农熟食产值达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亿元;肉鸡宰杀量达1亿羽,比去年同期增加3000万羽。
“绿色、特色、科技的理念与我们的项目定位和发展方向十分吻合,这是吸引我们项目落地的重要因素之一。”福建金柏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光胜如此说。作为今年南平签约的重大项目之一,金柏夷计划在武夷新区投资建设60条全自动锂电池生产线,年产值可达百亿元。目前,武夷新区已为企业提供了标准过渡厂房,年底4条生产线就可投产。
绿色发展走新路,投资者纷至沓来。今年1—6月,全市签约总投资2000万元以上招商合同项目348项,投资总额上千亿元,开工率达27.01%;规模工业实现596.2亿元的总产值,同比增长14.8%。
牵住“牛鼻子”
在圣农的牵引下,光泽举全县之力打造“中国生态食品城”;
在欧浦登的带动下,顺昌的“光机电产业园区”风生水起;
在福矛的示范下,建瓯朝“酒城”的目标铿锵迈进;……
“抓发展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要牵住‘牛鼻子’。产业发展也一样,就是要突出地方特色,明确主攻方向,立龙头、铸链条、建集群。”南平市长林宝金说。
武夷新区的海源新材料产业园,于去年10月开建的厂房里,部分生产线已投产,其余生产线有望年底投产。“未来几年,我们公司将每年推出1-2项填补国内空白的复合材料新产品,把海源新材料建设成亚洲最大、国际一流的复合材料制品生产基地。”企业负责人介绍。
延平新城,太阳电缆的技改项目已完成土地平整,这里将建成全省最大的电线电缆专业园。在太阳电缆的吸引下,已有3家国内大型电缆企业表达了落户专业园区的意向。同样是在延平区,赢创嘉联、元力活性炭等龙头企业计划总投资70亿元,打造循环经济专业园,达产后产值将达300亿元。
政和石屯同心经济开发区,总投资30亿元的机电园项目已落地。项目规划用地1500亩,一期已有13家机电加工上下游企业入园,多家企业厂房设计已完成。预计明年上半年就能建成投产,全部达产后,年销售收入将超50亿元。 ……
今年上半年,南平市工业投资完成131.59亿元,同比增长35.5%,增幅居全省首位,占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35.7%。
数字,是枯燥乏味的,但它蕴含着后劲与潜力。绿色发展、特色发展、集聚发展、创新发展,南平工业经济正奏响恢宏的新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