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农业信息

加快推动农村能源实现高质量发展

日期:2021-06-04 15:24:16 字体大小:

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9月22日在联合国大会上表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重要宣示,既是新时代抓好农村能源建设的根本遵循,也是推进实现农村能源高质量发展、建设低碳清洁乡村的根本要求。2021年中央和四川省委1号文件进一步强调,要“实施乡村清洁能源建设工程”“发展农村生物质能源”“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这一系列要求也为我省抓好“十四五”时期农村能源建设明确了工作方向和实施路径。

  

  “五大行动”已经形成多元发展新格局

  四川是全国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与发展的重要省份。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大力实施“五大行动”,已经发展为农村户用沼气、新村集中供气工程、种养循环综合利用工程、大中型沼气工程、太阳能综合利用等种养循环、多能互补、多元发展的新格局。一是实施农村沼气政策优化行动,加强农村能源政策研究,推动了农村能源布局更加科学合理;二是实施农村能源夯基提质行动,狠抓项目建设进度和质量,农村沼气建设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效益”充分发挥;三是实施农村能源安全监管行动,全面推开沼气工程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制管理,全省农村能源系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四是实施农村能源技术提升行动,积极开展各类项目试点示范,农村“沼改厕”和农作物秸秆能源化利用水平加快提升;五是实施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基地建设行动,积极探索“沼气工程+沼渣沼液+有机产业园”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项目地生态经济效益日益显现。

  截至2020年底,全省农村沼气用户保有量555万户,各类沼气工程保有量6962处,年处理畜禽粪便5000万吨,生产沼渣、沼液7500万吨,生产沼气3亿多立方米,农村太阳能热利用装置260万平方米,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2015年以来,先后两批开展清洁发展机制和国内自愿减排机制,为农户和贫困户增收1474万元,覆盖53万人次。2017年以来,全省建设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62个,2019年全省秸秆利用量2813.96万吨,综合利用率为91%,提前一年完成“十三五”的既定目标。

  

  深刻把握新形势新任务

  把握好碳达峰碳中和行动为四川农村能源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在我省适宜地区因地制宜发展农村沼气、太阳能等农村可再生能源,积极开展碳减排交易,既可以推动技术研发,又可以有效降低农民的生产耕种和生活成本,节省资源消耗,助力低碳清洁乡村建设。

  把握好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为四川农村能源建设提供的新机遇。成渝地区是优质粮油、高山蔬菜、优质生猪畜禽、精制茶叶、淡水养殖等特色农产品主产区,具有建设农村能源、推进种养循环农业发展的优越地理条件。以沼气为纽带,规划布局农村沼气综合利用工程、生物天然气工程和秸秆能源化利用等农村能源项目,是落实成渝双城经济圈发展战略、建设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四川农业绿色发展、推进种养循环农业发展的重要抓手。

  把握好农业绿色发展为四川农村能源建设带来的新挑战。农村沼气、生物天然气、太阳能等是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的重要内容,全省各地坚持宜气则气、宜电则电、宜肥则肥、宜环则环的思路,坚定不移走装备支撑、种养循环、清洁生产、综合利用的新路子,积极发展以农村沼气为纽带的种养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农村沼气生态环保功能,助力全省农业绿色发展。

  把握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给四川农村能源建设提供的新动能。21世纪以来,四川农村能源系统在新建户用沼气池的同时,就积极引导农户配套“改厨、改厕、改圈”,改善农村卫生环境状况,带动建设了一大批卫生厕所。我们要把握机遇,创新思路,主动担当,因地制宜实施“沼改厕”,积极盘活闲置户用沼气池、大中型沼气工程,推动农村沼气在“厕所革命”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奋力开启四川农村能源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抓好“十四五”农村能源发展规划编制,着力在推进农村能源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突破。各地农业农村部门将主动对接本地农业产业、宜居乡村建设、能源建设等相关规划,科学提出发展目标,因地制宜谋划布局好一批农村能源项目,合力推动我省农村能源发展优化布局、抓点扩面、提质增效。指导德阳市中江县、遂宁安居区等地高起点规划建设中国沼源小镇、中国沼气博览园。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农村能源建设助力乡村高质量绿色发展的意见》,积极探索农村沼气后续管护、农村可再生能源新村、中国零碳村镇建设等试点示范。

  抓好农村沼气项目建设,着力在推进示范工程建设上取得新突破。未来五年,按照种养循环、综合利用的思路,坚持“宜气则气、宜电则电、宜肥则肥、宜环则环”,通过开发利用农村能源潜力,稳步发展农村沼气综合利用,大力推进农村闲置沼气池“沼改厕”,示范推进农村新能源试点,持续推进民族地区户用沼气建设。力争到2025年,全省农村能源建设基本形成项目建设科学布局、种养循环协调发展、体制机制日益完善的四川农村能源新格局。

  抓好农村能源安全生产,着力在筑牢安全生产防线上取得新突破。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原则,抓实抓细抓小农村能源安全生产工作。稳步推进沼气工程报废处置工作,开展沼气工程运行情况调研,全面推进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制,明确好行业监管部门、企业(业主)、属地责任单位的责任。深入推进农村沼气安全生产月活动,常态化开展调研督导、交叉检查等工作,加强重点环节、重点人群、重点季节和高风险时段安全风险关键点防控,让农民群众放心用气安心生活,确保全省农村沼气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抓好农村可再生能源试点示范建设,着力在融入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实施农村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加大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农村清洁能源建设比重,开展农村可再生能源各类试点示范,助力全省低碳乡村清洁乡村建设。盘活现有户用沼气池、沼气工程设施,推进闲置户用沼气池“沼改厕”,有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组织开展农村沼气后续管护试点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村能源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加快推进农村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试点推进农村可再生能源示范村建设。

  抓好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建设,着力在离田利用和能源化利用上取得新突破。以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燃料化“五化利用”为主要方向,积极指导重点县创新实施试点项目,鼓励倡导推行秸秆离田利用,进一步建立健全秸秆收储运体系,探索农户、合作社、企业利益链接机制,完善技术集成支撑机制,积极培育秸秆还田离田社会化服务主体,推动秸秆综合利用体系不断健全,延伸稳定产业链条,努力探索西南地区秸秆能源化利用的成功做法和模式。

来源:农民日报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5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