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农业信息

全国首家!长富全部巴氏鲜奶获得优质乳标准认证

日期:2020-08-11 09:51:50 字体大小:

8月10日,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在武夷山市举办发布会宣布,福建长富全部巴氏鲜奶顺利通过中国优质乳工程验收,成为全国首家全部巴氏鲜奶连续获得中国优质乳标准认证的企业。

  “长富全部巴氏鲜奶通过认证,不仅是中国优质乳工程的第一家,也是全国唯一一家。”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理事长王加启表示,中国奶业需要像长富这样的企业来引领中国优质乳工程的发展,正本清源,重塑消费信心,推动中国奶业的全面振兴。

  实施优质乳工程是奶业振兴的战略途径

  中国奶业经过20多年的高速发展,特别是近10多年来,行业面貌焕然一新。但是,奶业仍然面临消费信心不足、进口奶冲击严重等问题。

  从欧美发达地区的牛奶消费情况来看,巴氏鲜奶在其液态奶消费中占比为:加拿大99.9%,美国99.7%,英国99.5%,日本、韩国98%,澳大利亚92.6%。

  发达国家走过了100多年的喝奶历史,对牛奶的认知更深刻,清楚地知道,喝奶的真正价值是牛奶中的天然活性营养,营养价值是其他食物不可替代的。

  农业农村部奶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北京)的长期研究表明,进口奶普遍存在加热强度高、保存时间长的问题,导致奶中的天然活性营养严重破坏,很难为中国消费者担当起优质奶的重任。

  “牛奶属于鲜活农产品,无论是生产、运输、加工还是消费,都有时间和距离的限制。优质奶只能产自于本土,这是科学规律。”王加启指出,奶瓶子里装的不仅仅是一种普通的食品,更是民族强壮的担当。十四亿中国人不能没有自己的优质奶,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只有发展本土优质奶,才能把国人的奶瓶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

  为满足国人“喝好奶”的需求,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奶业产业,党的十八大以来,奶业被提到空前的高度,一系列顶层设计陆续出台。

  2016年,农业农村部指导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推动实施中国优质乳工程,成为解决中国消费者“喝好奶”问题的重要民生工程。这旨在正本清源,扭转进口常温奶大量涌入、良莠不齐的混乱局面,重新确立奶业的发展方向,让国人回归喝好奶的正轨。

  国家优质乳工程明确了天然活性营养是优质奶的核心标准。由活性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α-乳白蛋白等数百种物质组成的天然活性营养,是孩子茁壮、聪明成长的重要营养素,是一杯牛奶能强壮一个民族的核心所在。

  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副理事长郑楠强调:“巴氏鲜奶采用低温巴氏保鲜工艺,能最大程度保留牛奶中的天然活性营养,是发展优质乳的战略方向。”

  中国优质乳工程实施5年来,众多企业积极响应,50多家企业实施优质乳工程,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奶业产业链体系不断完善,生产出的巴氏鲜奶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满足了“喝好奶”的消费需求,极大提升了消费信心。

  优质乳工程可以说是奶业供给侧改革的一次最佳实践,从关注消费升级到促进企业质量升级,最终体现为标准升级,带动产业迈向世界级先进水平,实现奶业振兴。

  长富坚守天然活性营养 实现喝奶价值的更大化

  “长富此次全部巴氏鲜奶通过复评审,可以说是优质乳工程发展的一个新里程碑,对于其他企业具有示范引领的作用。”王加启表示,奶业产业链关键环节多,而且环环相扣,要生产出富含天然活性营养的巴氏鲜奶极不容易,考验企业能否拥有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长富巴氏鲜奶的优异品质是得益于其在牧场奶源、加工工艺以及冷链配送等全产业链上都达到高质量标准。

  只有拥有高品质的生鲜牛乳,才具备生产巴氏鲜奶的基本条件。早在1998年,长富就开始着力于布局全产业链条,在武夷山脉建设现代化生态牧场,种植天然牧草,从深山引来山泉水,改善奶牛的居住舒适度,采用智能化机械化挤奶设备,实现生鲜乳全封闭管道运输,生鲜乳品质不断提升。目前,长富所有牧场奶源都达到生产优质巴氏奶的条件,2019年生鲜乳菌落数≤1.59万个/ml,远优于欧盟标准10万个/ml,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同时,长富引进世界先进的智能化加工设备,采用欧盟标准的巴氏保鲜工艺。因为,科学严谨的工艺可以让天然活性营养更多保留。

  天然活性营养很娇嫩,随时间延长而衰减,长富一直坚持每日配送、全程2℃~6℃冷藏保鲜,是为了在天然活性营养保留更完整的时候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上。坚持倡导喝好奶喝当天,是为了消费者喝到的天然活性营养更大化。

  作为中国奶业20强企业,近5年,长富将优质乳工程的标准体系严格落实到全产业链的每个环节,实现品质不断提升,企业高质量发展,为民族奶业探索出一条安全健康、绿色低碳、营养鲜活的优质发展道路。

  奶业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功德事业,优质乳工程不是一个项目或运动,而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事业。践行中国优质乳工程,把本土奶打造成优质奶,才能重塑消费信心,民族奶业才能成为健康中国、强壮民族不可或缺的产业,才能助力下一代健康成长!


来源:福建日报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5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