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农业信息

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日期:2020-05-28 14:46:50 字体大小: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脱贫攻坚如何对接乡村振兴战略显得越发重要。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也纷纷围绕这一热点话题发表意见,为规划下一步工作重点建言献策。

  “我们既要实现全部脱贫,又要阻断致贫返贫,还要放眼长远,做好与乡村振兴战略对接。”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史秉锐说,“一方面,要紧盯‘两不愁三保障’各项指标,对重点人群做好重点监测,对因病致残等缺乏劳动力的困难群众做好政策兜底,巩固好脱贫成果;另一方面,还要不断完善2020年后针对相对贫困地区的支持政策,增强政策的延续性和制度化,原有扶贫政策保持不变,支持力度不减,确保实现稳定脱贫不返贫,给这些地区预留出打造自身前进‘引擎’的时间。”

  “一定要力戒形式主义,弘扬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县委副书记黄炳峰强调,决战脱贫攻坚、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实施,一定要抓好干部作风建设。“‘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只有干部深入一线,才能及时发现基层问题,了解农民诉求,解决群众困难,才能提高干事创业的效率。”黄炳锋呼吁,“要推动扶贫干部向振兴先锋转变,一是要党员干部发挥先锋带头作用,形成基层战斗堡垒;二是要建立追责问责机制,让心存侥幸、占着位置不干事的干部挪位子。”

  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山区一直是脱贫的重点和难点攻坚地区,在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储备等方面依然处于弱势,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较为有限。“我建议继续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山区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加快补齐这些地区在农业农村发展中的各项短板。”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庆恒乡庆恒村党支部书记吉克石乌介绍,这些地区往往具有发展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业的天然优势,但是公路、网络等基础设施的短板常常制约着地区的发展,“通公路能解决脱贫‘最后一公里’难题,环境整治能支持乡村旅游的发展。”吉克石乌建议针对重点领域进行重点支持。

  增强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提升贫困地区自身“造血”能力,是确保高质量脱贫、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全国政协委员、贵州省盘州市淤泥乡岩博村党支部书记余留芬分享当地经验时说:“我们岩博村从一穷二白、人均年收入不足800元的贫困村,发展到现在成为人均年收入超过2.26万元、村集体资产超过一个亿的‘摘帽村’,靠的就是发展产业、保障就业。”余留芬认为,要根据当地的优势和特点选好致富产业,做好产业规划,形成规模效益,并且要重视品牌打造。“一方面,依靠特色产业形成完备的上中下游产业链,带动了成百上千贫困户脱贫致富,另一方面,做大做强地方品牌能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加村民和村集体收入。”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5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