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厦门市同安区七彩白蛟农业专业合作社注册成立。该合作社位于同安区莲花镇白交祠村。这是同安区去年推行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后,成立的第一家旅游股份合作社。按照“入社入股分开”的做法,白交祠村人人成为社员。与此同时,军营村旅游股份合作社实施方案也已出炉,成立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抓紧进行。旅游股份合作社的成立,有效整合白交祠村和军营村的旅游资源,助力实现农民转产增收和富民强村,高山上的“致富之路”将越走越宽。
人人成为社员。2016年11月,《同安区推行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指导意见》出台。根据该意见,同安区着手组建土地、旅游、置业等类型的股份合作社。作为首批旅游股份合作社试点村之一——白交祠村通过前期宣传发动、制定规章制度、入股意愿登记、入户调查考评等工作,有效整合村里的土地、房屋、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目前,白交祠村已整合出房屋52间、床位66个、餐厅(含厨房)1个,规模初显,具备了整体经营的初步条件。白交祠村旅游合作社的最大亮点是全民入社。合作社的股权分福利股、现金股和资产股三种。其中,福利股占15%,资产股和现金股占85%。福利股的受益者是合作社的全体社员,社员享受红利分配是纯受益行为。
强化主人意识。旅游股份合作社成立后,全村入股的房屋、其他建筑物及本村集体旅游资源等由合作社统一规划、经营、管理,游客住宿由合作社统一接待、登记、调配。为规范管理,提升服务水平,两村还对服务人员进行统一的培训和考评。他们专门选派人员到区旅游公司进行民宿保洁、待客礼仪等方面的学习,帮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合作社成立后,村民成为合作社社员,人人参与乡村旅游,户户共享发展成果。
资源再获提升。白交祠村和军营村拥有富饶的旅游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基础扎实。为进一步改善提升两村的现有资源,两村还分别引进农业龙头企业草帽家庭农场及百利种苗,开发农业休闲观光,丰富乡村旅游资源,带动农民转产增收。目前,草帽家庭农场已在白交祠村打造了1个15亩的番薯基地,打造了1个面积约300亩的观光茶园,套种了2000多株桃树。百利种苗在军营村打造的“军营红”番茄基地已经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