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农业信息

泰宁:描绘“全域旅游”新蓝图

日期:2017-07-05 16:28:06 字体大小:

2016年2月,泰宁被列入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作为三明旅游的龙头,一年多来,泰宁以“一业带动,多业融合,板块突破,全域推进”的工作思路,努力描绘“全域旅游”新蓝图,开创大旅游发展新格局。

    优化泛旅游空间布局

    旅游业是泰宁的生命产业,为打造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该县通过资源整合、项目带动、体制创新、要素投入等方式,优化泛旅游空间布局。

    县城作为至各景区的集散地,泰宁把县城当作会客厅,把城区当景区建设,集中财力建设一批以旅游服务为重点的公共设施项目,规划建设火车站旅游集散中心、环城路停车场、丹霞之城配套工程、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城区LED路灯改造和夜景提升工程,全面提升县城旅游服务功能。加快智慧旅游建设,开通12301旅游咨询服务电话,完善城区、景区自助标识系统,加大微信、手机APP等新媒体在旅游服务中的应用。加快老城区改造,扩建特色旅游购物街,打造特色文化餐饮街区。

    同时,泰宁加快乡村旅游化步伐,突出“杉阳明韵”特色,加快旅游景区和沿线绿化、美化及道路畅通化,规划实施县内主干道路的生态观光道路改造工程;组建旅游汽车服务公司,开通县城火车站至各景区、景点的旅游专线和公交专线;打造环城区30公里范围“绿道”“慢道”工程;通过“五朵金花”示范,带动一批全域村镇乡村旅游化改造。

    对于景区的升级改造,则依托青年期丹霞地貌,打造金湖、寨下景区为核心的世遗地旅游板块——“丹霞胜地”;依托上清溪、九龙潭等景区,打造以水上丹霞为核心的生态休闲板块——“避暑天堂”;依托泰宁城区集散功能,打造以民俗文化为核心的旅游板块——“古城体验”;做大做强“渔悦水际、鹭嬉南会、花样音山、闲趣崇际、耕读李家”等旅游专业村,打造美丽乡村板块——形成“五朵金花”旅游名片。

    加快旅游融合和产业聚集

    一业兴,百业旺。为充分发挥旅游的带动作用,泰宁树立大旅游思路,全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旅游融合和产业聚集,发挥旅游业的乘数效应,以“旅游+”提升产业承载能力。

    整合生态及农林茶优势资源。做大做强“渔悦水际、耕读李家”等旅游村,积极发展瑶玶采摘园、梅花鹿养殖、梅口和大龙生态茶园等观光果园、休闲农庄、现代农业示范园,挖掘传统农耕文化,推动乡村、农业与旅游的融合发展,形成以生态休闲、度假和体验农村生活为特色的乡村旅游。

    整合特色工业资源。围绕“一瓶水、一棵草、一袋茶、一条鱼、一朵菇”做文章,整合包装小籽花生、魔芋精、笋干等特色农产品,批量开发扇子、根雕、竹雕等工艺品,开发石乳甘泉矿泉水、紫薯酒、一点石等三大特色食品饮料,提高旅游商品率,推动旅游商品生产集群化、专业化、系列化。

    实施文化产业推进工程。挖掘梅林戏、上青桥灯、傩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尚书第、明清园等文物资源和叶祖洽、邹应隆、江日彩等历史名人资源,相继举办民俗展演和夜间文化娱乐活动,展示地方风土人情,发挥根祖文化和状元文化蝴蝶效应。包装打造邹氏宗亲会圣地、慈航宗教文化园、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文化创作(泰宁)基地等建设项目,不断提升泰宁文化软实力。

    打造一批高端休闲度假产品。完成明清园精品度假区、国际户外运动基地、法尔缦小镇、大金湖怡养中心等项目;推进慈航宗教文化园、泰宁古城综合开发项目和中国古建艺术博物馆建设;加快状元国际、若九天、梦云邸院、丹霞一品等酒店工程,提高全县住宿接待能力。

    加快旅游综合体制改革

    作为全省两个旅游综合体制改革试点县之一,泰宁紧紧围绕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推进旅游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发展模式的改革创新,巩固泰宁旅游战略性支柱地位。

    为推进景区一体化旅游经营管理,泰宁按照“一个目的地、一个品牌、一个集团”原则,引导协调利益主体,通过重组、兼并、收购、参股、注资等形式,推动组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旅游集团公司并培育上市。

    探索“政区合一”的旅游行政管理体制,2016年,泰宁旅游管委会新设立市场推广局、行业管理局和旅游综合执法大队,转变政府旅游管理职能,建立旅游综合协调机制体制。按照一体化原则,鼓励社会资金、乡村农民参与旅游开发,探索景区乡村共管、共为、共享发展机制。

    推进省旅游金融改革试点县创建。按照“谁投资,谁受益”原则,加大对旅游企业和乡村旅游开发的信贷支持,积极引进晋江农商行、农业发展银行、福建海峡银行等银行机构,探索适应现代旅游业发展的投融资机制,建立旅游授信、担保、质押、信用评级等体系,鼓励开发旅游金融产品,加大小微旅游企业信贷支持。

    全域化提升旅游行业管理水平。开展全行业“增素质、塑形象、促规范”主题创建活动,成立宾馆饭店协会,切实解决价格混乱问题。开展“旅游服务质量达标”创评活动,加大分类培训,提高从业人员业务技能。按照5A级旅游景区标准,完善标识、安全、卫生、休息等服务设施,强化景区保洁、停车场、公厕、商业摊点规范化管理,营造“人人都是旅游形象、处处都是旅游环境”的浓厚氛围。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5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