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农业信息

推进科技创新 发展现代农业

日期:2012-02-03 10:24:22 字体大小:

推进科技创新 发展现代农业
——农业部总经济师、新闻发言人陈萌山解读中央1号文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2月1日正式发布。这份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农业科技创新的新思路、新政策。对此,农业部总经济师、新闻发言人陈萌山进行了解读。

  农业科技创新是关键

  陈萌山说,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农业科技发挥了关键支撑作用。但是与建设现代农业的新要求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仍然较大,突出表现在“三个不足”:

  一是创新成果供给不足。农业科技总体水平还不高,杂交水稻、黄淮海综合治理等重大成果多年少见。

  二是农技推广服务不足。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还存在许多突出问题。

  三是农业人才总量不足。农业科研缺乏领军人才,基层农技人员年龄老化问题突出。

  陈萌山表示,从当前和未来发展看,耕地、淡水等资源的刚性约束进一步加剧,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越来越大,依靠大量消耗资源的传统生产方式推进农业发展已难以为继;农业劳动力的素质呈结构性下降,用工成本迅速上涨,依靠低成本劳动力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空间逐渐减小。

  “我国已到了必须更加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阶段,科技进步已成为最重大、最关键、最根本的出路和措施。”陈萌山说,“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突出强调农业科技创新,把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作为农产品生产保供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在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科学把握现代农业发展规律,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部署。”

  明确农业科技“三性”

  陈萌山认为,今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农业科技创新的新论述很多,新政策很多,其中最受广大农业科研和农技推广人员欢迎的政策亮点有两个:一个是关于农业科技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的“三性”论述,这一论述给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吃下了“定心丸”;另一个就是关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一个衔接、两个覆盖”的政策,即乡镇农技人员工资待遇要与当地事业单位的平均收入相衔接,今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基本覆盖所有农业县,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覆盖全部乡镇。

  陈萌山说,关于农业科技创新的问题,中央1号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农业科技的定位、定性和定向。

  在农业科技的定位上,文件指出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要坚持科教兴农战略,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

  在农业科技的定性上,文件强调农业科技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要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

  在农业科技的定向上,文件强调面向产业需求,着力突破农业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切实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问题。

  科技创新重在“三加快”

  陈萌山说,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农业科技发展,对农业部门来讲,最重要是“三加快”。

  一是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尤其是种业创新,着力解决制高点的问题。重点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作物种业,培育一批突破性新品种。

  二是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尤其是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着力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重点是加快健全乡镇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引导鼓励专业合作社等社会力量开展农技推广。

  三是加快农业人才培育尤其是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包括现代农民培训,着力解决“将来谁来种地”的问题。重点是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农业服务人员和农村社会管理人员。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5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