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刚过去的前7个月、在18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位于厦门市的海沧台商投资区财政总收入达到99.4亿元,同比增长23.6%,增幅位居全市各区第一,为全市同比增幅的两倍多,位居全省前列。
令人关注的是,在近百亿的财政收入中,生物医药产业、石油交易、港口物流等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表现颇为亮眼,已成为重要的发展引擎。据权威数据显示,1-7月,海沧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稳健,纳税总额增长40%、仓储物流业发展纳税总额增长51.47%;而“无中生有”的厦门石油交易中心增长迅猛,入库税收增幅更是高达107.82%,海沧区域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已得到充分激发,实现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俨然成为厦门最具活力的一块热土,进入产业转型、城市转型的“快车道”。
在“快车道”的背后,助推的是行政审批的“提速、再提速”,办事流程的“优化、再优化”。今年以来,海沧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推出“并联”审批、24小时自助服务区等诸多创新举措,区行政服务中心成为全市“马上就办”示范点,全区“即来即办”事项增加至81项,事项平均办理时限压缩65%以上,65%的事项办理环节压缩到3个以内,9个建设审批部门可容缺要件150个、可容缺率达35.97%……海沧投资环境正日益向国际化迈进。
“原来同行们都称赞海沧效率、海沧速度,我印象不深,但今年在政府的帮助下,我的企业提前7个月投产,他们解决问题的那股‘盯’的精神和‘促’的办法,比我自己更上心,值得点赞!”蓝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林秀芬如是说。作为全球唯一一个具备生产99%纯度氨糖产品的蓝湾科技,产品一度供不应求,为了帮助企业加快生产、尽快占领市场,海沧区从手续并联审批、厂房建设到厂区绿化都帮企业做,能快则快,原定今年年底竣工的蓝湾科技厂房,提前七个月试投产。在服务企业的过程中,海沧区建立了由一名区领导、一名中层干部、一名具体工作人员组成“三三制”服务小组,“量身定做”一对一帮助企业解决项目审批、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今年以来有53家企业受到了“VIP”式服务。
“在海沧,通过‘三三制’小组,企业和政府成了好朋友,领导的电话24小时为我们开通,让我们感受到政府贴心的服务。”厦门石油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信心满满,中心今年交易额预计将达2500亿元,税收将突破1亿元。通过“三三”制服务,中心新址项目提前半年竣工投用,目前引进会员企业280多家。无独有偶,活跃在全区内的35个“三三制”小组,服务着辖区内广大企业,今年4月以来,共解决了300多个问题,有效推动企业早落户、早开工、早竣工、早投产、多增产,实现了政府与企业的双赢。
良好的投资环境,受到广大投资者尤其是两岸投资者的高度关注,上半年,海沧新增商事主体“井喷”爆发,其中企业1380户,同比增长211%,是全市平均水平的两倍。首次亮相第十二届台湾生物科技大展的海沧团受到热捧。合同利用外资、实际到资外资、内资均提前6个月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站在更高的起点上,作为全国第一个台商投资区,在25年辉煌发展的历程上,海沧的新征程已拉开序幕——立足“美丽厦门·活力海沧”的发展定位,不断创新机制,打造“服务型+绩效型”政府,释放市场活力,在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区转型升级的道路上稳步快行,为我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增活力、添魅力。